侣郎小故事—水沟里的仇人发表时间:2022-01-20 18:13 【故事场景】 清朝末年,在一个小镇上居住着王氏家族和胡氏家族。两家世代为敌,平日里互不理睬,没有任何交集。 一天晚上,王二与胡一从市集里走出来,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小路上,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。天色渐渐暗了,走着走着,突然王二听见前面的胡一“哎呀”一声惊叫,原来他掉进黑暗的溪沟里了。 王二看见后,连忙赶上前去,心想:“无论如何总是条人命,怎能见死不救呢?”王二隐隐约约看见胡一在溪沟里挣扎,连忙折下一段枯枝,迅速将枝梢递到胡一手中。 胡一被救上岸后,感激地说了一声“谢谢”。然而,胡一猛一抬头后发现,原来救自己的人居然是仇家王二。胡一怀疑地问:“你为什么救我?”王二说:“为了报恩。”胡一听了更为疑惑:“报恩?恩从何来?” 王二笑着说:“因为今夜在这条路上,只有我们两人一前一后行走。刚才要不是‘哎呀’一声,那么我一定会是第二个掉进溪沟里的人。所以,我哪有知恩不报的道理。” 此时,王二与胡一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。从此以后,两大家族从仇视敌对变为了特别要好的和睦近邻。给后人们也留下了恩怨情仇一夜消解的典范。 【哲理启发】 俗话说“冤家宜解不宜结”,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,一旦做起来真的很不容易。因为,一般人能够包容朋友已属不易,更何况是宽容自己的仇人。 人生最大的修养之一就是包容,最高的境界则是包容一切。包容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,而是察人之难,补人之短,扬人之长,谅人之过。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,是一种善待生活,善待别人的境界。在包容的背后,蕴含的是爱心和坚强,是挺直的脊梁,是博大的胸怀。中国的文化基因里一直就有着兼容并包,可以把很多外来文化一并纳入吸收,然后转变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。 上一篇侣郎小故事—失之、得之
下一篇侣郎小故事—对症下药
|